Scimgulnvx7 1
Scimgulnvx7 1
Scimgulnvx7 1
新唐人高齡展新聞愛腦中心張碩庭

【新聞】失智症可預測?台灣領先全球開發AI測腦齡技術

失智症可預測?台灣領先全球開發AI測腦齡技術

【新唐人亞太台 2025 年 08 月 08 日訊】

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。隨著年紀增長,除了明顯的體力衰退,還可能面臨失智症等問題。今年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8日登場,超過350家機構與企業,展示最新技術與應用,總統賴清德也特別出席活動。

工作人員:「用力,加油、加油、加油。」

使盡力氣,用力一握,就能測出握力和扭力,有多少。台灣在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,已占總人口數的20%。隨著年紀增長,除了明顯的體力衰退,還有失智症等問題。

腦健康服務中心總監 張碩庭:「看得到他的反應時間,還有他的工作記憶。」

透過一連串的數字,檢測大腦的靈活度。資料顯示,全球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。台灣失智症人口也持續攀升,已達35萬名。放射線科領域專家、台大退休醫師曾文毅,為失智症提出解方。領先全球,結合擴散式磁振造影技術(dMRI),加上AI,就能計算出,腦神經年齡。

腦健康服務中心總監 張碩庭:「腦齡其實就是與失智症的距離。假設一個人的身分證年齡是六十歲,他測出來的腦齡是七十歲,那代表他腦齡差過老了十歲。就是一個高風險需要注意的地方。」

醫學影像科技執行長 曾文毅:「我覺得失智症是可逆的。運動還有再加上認知,加上充分的睡眠,還有一些社交,社交的活動,認知的一些訓練,這些合起來,就是可以來增加我們的神經塑性。」

聽力退化,也伴隨著失智症的風險。

集團聽力事業群總經理 林尚威:「那目前的數據指出,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三分之一以上,都有聽力的問題。對老人家來講,他聽不清楚他就不敢出門,他看電視的時候也沒有刺激,那其實久了之後,其實他失智就會越來越嚴重。」

總統 賴清德:「如何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時,從高齡者的需求角度出發,善用科技。這不僅僅是業者的目標,也是政府的責任。」

除了藉由科技、輔具的方式,來滿足高齡者的需求,金氏世界紀錄最年長的羽球選手林友茂,今年104歲的他,也分享長壽秘訣。

金氏世界紀錄最年長羽球選手 林友茂:「希望各位多看美女,就會長壽了。(平常怎麼樣子來保養的?)我是覺得多運動、多唱歌、多跳舞。心情我有開朗,不用煩惱,對不對,保持平靜的心態,當然會健康。」

數據顯示,到2070年,台灣65歲以上人口,將占總人口的47%,人口中位數也提升到62歲。因應未來社會結構變化,全民提前做好準備。

來源/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陳輝模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https://www.ntdtv.com.tw/b5/20250808/video/404218.html